首页/综合问答/全文

一念无明(佛教 无始无明与一念无明的问题)

作者:魔方百科 更新时间:2024-06-27 05:15:01 栏目:综合问答 阅读量:0

佛教 无始无明与一念无明的问题?

一念无明(佛教 无始无明与一念无明的问题)

网友:戎马万世 提问

佛教 无始无明与一念无明的问题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零点过十分 解答于 2022-03-04 12:03

海底兄 此问善哉!

其实三问之中,根本只有一问:也就是无始无明的内涵以及与一念无明的关系。

而这些问题在胜鬘经有说的很详细,今就经文举出,来做详细的说明:

首先举示胜鬘经一乘章第五: 【世尊!若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者,不得一味、等味,谓明解脱味;何以故?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者,过恒沙等所应断法不断不究竟……如是过恒沙等上烦恼,如来菩提智所断,一切皆依无明住地之所建立。】

接著又云:【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世尊!若复过於恒沙如来菩提智所应断法,一切皆依无明住地生、建立、增长;】

因此,唯有断除无始无明住地、才能成就究竟佛道,然而这边却说众生心不相应无始无明,其实连阿罗汉、辟支佛也不相应,有经为证:

胜鬘经卷1:【阿罗汉、辟支佛断四种住地。】

而在菩萨缨络本业经更有提到: 【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

胜鬘经卷1:【阿罗汉、辟支佛断四种住地,无漏不尽,不得自在力,亦不作证。无漏不尽者,即是无明住地。】

也就是一切众生(包含阿罗汉等)除了与四住地烦恼相应(阿罗汉、辟支佛已断四住地无明)之外,无始无明烦恼从来不曾起,直到开悟以后,才有机会与无始无明上烦恼相应。

而四住地无明既然不是无始无明、当然就是阿罗汉、辟支佛能断的一念无明了。

总结问题:

一、无始无明是凡夫愚人(凡夫与阿罗汉等)不能相应的烦恼。当然是开悟破初参以后才会相应。

二、无始无明由前经文所举可知即是所知障,而一念无明则是阿罗汉与辟支佛所断的四住地无明,也是障碍凡夫众生出离生死的无明。而无始无明则是障碍成佛而不障碍出离生死。

三、凡夫只能与一念无明相应,藉由解脱法的学习渐渐断除此无明,而要断除一念无明,其实就是断除我见与我执–见一处住地无明(我见)与欲界爱无明、色界爱无明、无色界爱无明(此三者即我执)

1楼网友:七十二街 解答于 2022-03-04 13:55

忽悠人的话,不可知论。

2楼网友:酒安江南 解答于 2022-05-04 13:31

佛在楞严经中说,本觉非明,因明立所,所即妄立,生汝妄能。经教正文,在此不作诠释,有一比喻,略示一斑:我们在入睡时突然做了一个梦,这个梦是因为什么做的呢,“似乎”没有原因,什么时间做的呢,也不知道。梦的过程中,我们不知道是在做梦,把一切梦境里的一切相,当成了实有。这时候我们就在“无明”中了,也就是“迷”,知道是梦就是“觉”的开始。。梦(一念无明)不可消灭,但可以依梦来证明有个做梦的“心”的存在(以假修真破无始无明)。注:本觉没有明与不明,当有个“明”的时候世界就要随着妄立了——最初进入“梦”的“心行”非常细微难知。我们眼前的世界(法界)和梦一样,一切皆是心念所成虚妄之相,故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3楼网友:洎扰庸人 解答于 2022-03-04 12:56

无始无明与一念无明,自无始以来就有的,不能见佛性即为无始无明所遮障,无始无明是空空洞洞、一无所有、无知无觉、不起念,禅宗所说的黑漆桶底、无明窠臼,把这个无明一打破,即见佛性,是无始而有终的;一念无明乃妄念之起,此妄念乃永久不能断的,是无始无终的,将来我们见佛性后,妄念皆变为佛性,古人云:“无明实性即佛性。”

4楼网友:狂恋 解答于 2022-06-04 12:31

无始无明是从无始以来,就都为此无明所迷而不能觉了。无明即不觉,不觉是无有始的,不能去找它底开头(众生‘从本来’就‘念念相续,未曾离念’,而被称为‘无始无明’的。)把这个无明一打破,即见佛性。一念无明乃妄念之起,此妄念乃永久不能断的,是无始无终的,将来我们见佛性后,妄念皆变为佛性,古人云:“无明实性即佛性。”【问】:无始无明可破,与一念无明不可断的道理? 【答】:无始无明譬如盗魁,一念无明譬如股匪,六根譬如贼匪所用的武器。欲为民除患,必须剿贼,但擒贼要擒王,所谓“歼厥渠魁,胁从罔治”,盗首巳除,股匪无主,则其受抚也必矣。若不擒魁首而擒附从,不特擒不胜擒,即一时股匪剿尽,而他时贼王仍再招新匪,贼患仍不可平。六根烦恼一念无明,皆从根本无明(即无始无明)而来,根本无明者,根本就不明亮,而迷昧本来妙明自性也。再设譬喻,譬如有留学生从外国回来,他的学问很好,本可在上级社会谋生,但接引无人,发展无路,因而赋闲,惟上有父母,下有妻子,仰事抚蓄,全无依靠,于是为环境所迫,挺而走险,斯文作贼,无奈为人所执,送诸有司,审问之下,得悉来由,苟有司善为之谋,则告诫一番,后当代觅一枝栖,以解决其生活问题,则他不但不再为盗,从此上进,造福社会;盖推其为盗之由,存于衣食无着,今得其所,已除为盗之因,则何来犯罪之果?若有司不揣其本,而齐其未,惟其犯罪之果是治,而不究其犯罪之因,将其监禁,殆至期满,释放出狱,岂知他从此胆气加壮,由小贼而变为大盗矣;此有司之不善处理也。是喻何解?留学生喻脑筋,境遇困窘喻根本无明,为盗披囚喻造业受苦,善处置之有司代寻职业喻大乘人断根本无明(即无始无明)。本来面目 无始无终无始无明 无知无觉 无始有终 可以打破 见闻觉知 净缘染缘 无始无终 一念无明 无始无终 不可破 眼耳鼻舌身意 无始无终 用功——以眼耳鼻舌身意之随便一根打破无始无明以上来自《月溪禅师问答录》无始无明一破,见了佛性,我个人觉得见了佛性就断了无明,何来相应?

5楼网友:逐風 解答于 2022-06-04 12:16

您想知道的关键字的信息,可以上净空法师网站 http://www.amtb.tw/ 搜索如何淡化,建议系统学习。儒释道网路电视台http://www.amtb.tw/tvchannel/live8_js1.htm「认识佛教」http://www.amtb.tw/baen/jiangtang.asp?web_choice=17&web_rel_index=207「三皈传授」http://www.amtb.tw/baen/jiangtang.asp?web_choice=17&web_rel_index=204转自净空法师网站,(Q&A 讯问台)http://www.amtb.tw/section2/qa.htm?web_index=1&web_sub_index=1给新进的同修-初学导引 问:我对佛教还不认识,如何著手?答:请先於网站上收看净空法师讲的「认识佛教」及「三皈传授」的讲演,此能帮忙您先对佛教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明白学佛之目的与意义,以提高学佛之兴趣与信心,进而能深入学习。 问:初学要如何修学?答:净宗修学是以「净业三福」为基础。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如何落实?我们采取儒家的《弟子规》。《弟子规》的内容,就是在家做一个孝顺的儿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真正将这两句话落实在生活当中。「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则落实在《十善业道经》,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习。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在家同学至少要学习《五戒相经笺要》和三皈传授。三皈传授有录相带,也有文字教材。出家的同学一定要学《沙弥律仪要略》,最低的水平是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具足众戒」,就是十条戒圆圆满满。「不犯威仪」,是二十四门威仪落实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中。 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落实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地」是心地,「藏」是心地的宝藏。这一条就是《地藏经》的宗旨,我们要从学习《地藏经》来开发心地宝藏。这是前两年的基础课程。佛言:「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说得多重!多麼重要!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从凡夫修行作菩萨,将来成佛,真正根本的因就是这三条。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皆以此三条为基础。若无此基础,就不能成就;犹如盖房打地基一样,无论盖什麼房子,地基一定要坚固,有了坚固的基础,才能学法门。 +++++++++++++++++++++++++++++++++++++++++++++++++++++++++++++++++++++ 《佛藏经》云: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而学小乘的教材很多,弟子规是其中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蔡礼旭老师主讲)http://www.amtb.tw/rsd/jiangtang_ch.asp?web_choice=68&web_rel_index=876

本文地址:https://www.cubemovie.cn/hetong/107683.html

相关推荐

  • 综合问答

    佛教礼品(最近佛友生日有什么好的佛教高档礼品啊,想了送他)

    最近佛友生日有什么好的佛教高档礼品啊,想了送他?网友:暮烟疏雨之际 提问最近佛友生日有什么好的佛教高档礼品啊,想了送他佛教礼品 最佳答案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时间的尘埃 解答于 2022-06-01 01:31介绍《五百罗汉》给你。《五百罗汉》精装版线装书由扬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扬州大明寺、鉴真佛学院、广陵书社、扬州博远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共同推出,集中国画、中日英文字注释为一体,为宣纸精装版。本书为

    2024-06-27 956
  • 综合问答

    藏传佛教密宗(想问藏传佛教密宗是不是邪教)

    想问藏传佛教密宗是不是邪教?网友:最爱你的唇 提问想问藏传佛教密宗是不是邪教藏传佛教密宗 最佳答案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蓝房子 解答于 2022-04-02 14:45师兄,您好。密宗确实不是邪教。一、按印光大师开示,密宗已不适合绝大多数现代人的根机了。二、凡是打着佛教的旗号,骗财骗色的,请速远离之。三、双修的条件:1.夫妻双方;2.双方自愿;3.相应双方的根机要求极高,非普通修行人所能为之。四、

    2024-06-24 533
  • 综合问答

    暮鼓晨钟的意思(暮鼓晨钟 解 释: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佛教规定:寺庙中晚上打鼓,早晨敲钟)

    暮鼓晨钟 解 释: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佛教规定:寺庙中晚上打鼓,早晨敲钟?网友:不爱我么 提问暮鼓晨钟 解 释: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佛教规定:寺庙中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暮鼓晨钟的意思 最佳答案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長槍戰八方 解答于 2022-01-03 03:32不是的,寺庙早晚都要击鼓撞钟。撞钟一般是召集出家人到大殿集合准备做功课(念经),而鼓则是控制念经节奏的。这个词是一个互文的词语,应该

    2024-06-27 376
  • 历史趣闻

    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是哪里

    佛教的发源地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如今尼泊尔境内。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悉达多·乔达摩所创。创始人悉达多·乔达摩在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佛教发源地在哪个国家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位于今天的河南洛阳的白马寺。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

    2024-06-25 624
  • 生活百科

    中国五大佛教名山的地点在哪里(中国五大佛教名山的地点是哪里)

    中国五大佛教名山的地点在哪里(中国五大佛教名山的地点是哪里),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中国五大佛教名山的地点在哪里(中国五大佛教名山的地点是哪里)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今天常识百科就给大家讲解一下阿弥陀佛主道场在哪里的百科知识,还会对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中国四大佛教圣地)的位置进行专业讲解。如果你能偶然解决你所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这个网站。现在让我们开始吧!中国五大佛教名山的所在地是四川峨眉山、浙

    2024-06-27 825
  • 生活百科

    佛说日月星辰(佛教对月亮的解释)

    佛说日月星辰(佛教对月亮的解释),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佛说日月星辰(佛教对月亮的解释)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今天,常识encyclopedic将向你解释月亮如何来自佛教的百科知识。还会讲解佛教中日月星辰的含义或解释。如果你能偶然解决你所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这个网站。现在让我们开始吧!佛教中的日月星辰是什么意思或解释?佛经里有闪星法。佛教里有,太阳和天空,还有,月亮和天空。读读经就行了。月亮是

    2024-06-29 733